
4月6日
召之即來 磨破嘴皮獲準保供通行
下午3點,公司黨委發出突擊支援號召,各個微信群隨即紛紛響起“我報名”、“我要來”的呼應聲,他們不顧自身困難,有的甚至把年邁的父母親托付給社區志愿者照料,毅然報名參加突擊隊任務。晚上7點,由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置業本部黨員、各成員企業黨員骨干,以及百聯物業緊急從各項目點抽調的黨員骨干共27人組成的第一支突擊隊,隨即第一時間遞請第一醫藥開具“城市保供通行證”。深夜十一點半,隊員們拿到通行證,立刻和所在居委、物業協調外出事宜。由于全市居民小區都處于封控狀態,外出相當困難,需與相關部門反復解釋、出示證明,有的小區明確告知只要出去就不許回來;有的小區要求必須做好24小時核酸檢測才能回家;隊員們幾經周折,在作出“回來后當面做一次抗原測試,陰性再進小區”的承諾后,終于拿到了“出門證”。
召之即來 磨破嘴皮獲準保供通行
4月7日
來之能戰 通宵達旦奮戰搶卸搶運
凌晨12點,倉庫告急:物資堆積占道,急缺叉車司機“清障”!通過排摸,河岸公司張建國能開叉車,公司連夜聯系他做好出門準備。清早8點,他準時趕赴倉庫,承擔騰挪貨品,開辟“綠色通道”的重擔,一干就是13小時。而其他突擊隊員們互相“拼車”解決交通出行,兵分多路趕往華聯路18號。來之能戰 通宵達旦奮戰搶卸搶運
下午2點,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陸琨率領第一批20余名突擊隊員報到,在集團黨委領導下,迅速成立“突擊隊現場指揮部”。第一個任務就是打通貨車運轉堵點。原先倉庫按照疫情常態化管理期間的要求,只保留一個出入口,后門已被封兩年多,場地被堵,集卡無法快速通行。指揮部迅速決定:破門開路!隊員們立刻行動,拆除鐵柵欄,使用“一鍵挪車”移走擋路的機動車,使園區內形成“一進一出”雙向通道,疏通了“大動脈”。隨后,公司領導帶領隊員投入爭分奪秒的搶運奪秒的搶運保供行動,一箱箱N95口罩和抗原試劑盒,從集卡上搬下來,分包、配貨、裝箱,再搬上貨運車,送往上海的各個社區防疫一線。
這天晚上,大家一直干到11點。但是,剛到家不久又接到“有物資需要緊急搬運人手不夠”的命令,11名來自百聯物業的突擊隊員凌晨1點從被窩里爬起來再次返回倉庫,和下午從青浦緊急抽調的7名物業保安一起,如火如荼地干了個通宵。深夜,物流倉庫熱火朝天,他們克服集裝箱內沒有照明,僅靠手電筒微光作業的困難,堅持出貨進貨反復循環不停歇,“人心齊、泰山移”,勝利完成緊急搬運任務。
4月8日
螞蟻搬象 堅強意志詮釋置業速度
早上8點,第二批16名突擊隊員到位接力。面對大量防疫物資頻繁進入,急需多線并行,精準配送。黨委領導帶頭靠前指揮,重組配送作業流程,按裝卸組、搬運組、統計協調組明確任務,各司其職,加快了整體速度。螞蟻搬象 堅強意志詮釋置業速度
由于倉庫卸貨條件不足,門口等候的集卡車隊綿延1.8公里,駕駛員最長的已經在車上呆了足足40個小時,他們情緒激動,工作配合度差,加大了物資的調遣難度。統計協調組分成6個小組,一一了解駕駛員訴求,安撫情緒,盤點車輛來源、貨品品類數量,前后花了3個多小時,步行往返近4公里,最終掌握了運抵物資情況,列出車載貨物明細表,為集團領導的指揮決策提供依據,貢獻了置業智慧。

裝卸組和搬運組優化作業流程,采用分批輪流上陣、輪流休息的辦法,加速流水作業。大家拿出螞蟻搬大象的勁頭,緊盯加快流轉這個目標,沒有鏟車就靠雙手,沒有拖車就用雙腿,許多隊員手上、腿上、肩頭、額頭都出現了烏青,但他們不怕苦與累,輕傷不下火線,通過不斷的磨合和總結方法,速度越來越快,干勁越來越足,40英尺的一卡車貨物,最快卸貨僅用15分鐘,裝車僅用30分鐘,倉庫人員紛紛贊嘆:這就是置業人的速度!

當天晚上,又有18名來自百聯物業的突擊隊員徹夜鏖戰,同疫情搶時間拼速度,累計卸貨15車、裝貨3車,裝卸物資7775箱。
4月9日
勇者必勝 嚴以待命轉戰新的陣地
早上8點,第四批突擊隊員9人到崗接力。接到上級新的指令,倉庫貨品堆滿,不再具備倉儲條件,但N95口罩要緊急儲備。于是隊員們一邊整理現場物資,一邊協調辦理轉運通行證,統計信息、盤貨清點、列出明細,和現代物流的同仁一起分配車輛、安排司機,做好駕駛員協調工作。下午1點,26輛集卡順利離開華聯路18號,趕赴40公里外的松江東興路全方物流倉庫,三點全部抵達,為第一醫藥分流疏堵。5點,公司微信群內再次發出動員令,為下周的支援工作再次招募突擊隊成員。勇者必勝 嚴以待命轉戰新的陣地
自4月6日下午3點至9日下午的72小時內,百聯置業突擊隊分四批71人次晝夜接力奮戰,共完成29輛集卡、18625箱N95口罩、抗原試劑盒、蓮花清瘟膠囊等抗疫物資的裝卸轉運工作。全國各地運往上海的抗疫“槍支彈藥”,通過第一醫藥桃浦倉庫這個物流集散倉,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各區、各街鎮、居民區,為取得這場新冠疫情殲滅戰提供了物資保障。
(供稿:智燁 編輯:何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