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黃浦區教育局和百聯股份聯合舉辦的“小紅車公益微游學”引入新內容,為金陵中學和徽寧路第三小學的同學們舉辦五一勞動節專場特別巡游活動。

此次策劃融合工匠精神、文化傳承、勞動教育和創新實踐四線并進,不僅豐富了課外生活,也讓新時代勞動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勞”以承匠,中國夢勞動美
活動首站,徽寧路第三小學的同學們來到了永安百貨的神秘地點南五樓“無柱空間”。2025 HERITAGE NEXT“時尚脈搏:蝶變之境”展覽,將古詩詞中“蝶戀花”的共生意象與前沿技術碰撞,二十四位新銳設計師在文化創新的框架下釋放無盡想象。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陳雅憶的作品《宣紙馬謝,紙鎧生花》,紙之柔,甲之堅,它以中國傳統材料“宣紙”為基底,巧妙融入蕾絲元素,實現了東方工藝與西方織物的完美交融。宣紙鑄甲,柔中帶剛;舊布成花,層疊盛放,每一處細節都承載著匠人的溫度。同學們在此近距離欣賞和感受著這些凝聚著傳承與創新的作品,和中國當代設計師的匠心力量。


隨后,同學們來到“漆彩紛呈扇染春色”工藝手作課堂,由專業老師介紹引導并親身體驗了漆扇制作的魅力。同學們親手挑選自己喜愛的顏料和搭配制作漆扇,不少效果還頗具創意,得益于漆不溶于水的特質與流動性,每位同學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活動負責人表示:“每件作品都是思維躍動的見證,勞動創造的價值不僅在于成果,更在于過程中的自我表達。通過此次手作課堂,希望同學們體驗到勞動和創作的雙重快樂,發現勞動中的藝術,同時能夠培養同學們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品質。”
“動”以載道,可持續勇創新
第二篇章以“勞模講堂”拉開帷幕,上海市勞動模范倪偉老師結合自身經歷,為金陵中學和徽寧路第三小學的同學們講述平凡崗位上的非凡故事,并向同學們科普了在商場運營中涉及的各類勞動崗位及具體工作,讓同學們通過各色勞動崗位,認知社會,了解社會分工以及勞動人民的辛苦和智慧,鼓勵同學們要敢于面對困難時勇于挑戰自我。


圍繞第55個世界地球日,特別帶來一場以“循環理念”為核心的活動,旨在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與社會責任感。


志愿老師們為孩子們帶來了“減少浪費與循環再生”的知識小課堂和塑料再生手工課堂,通過生動的講解與動手實踐,孩子們不僅掌握了塑料循環再生的原理,更在工作坊中親手制作了塑料再生手工藝品,將廢棄塑料轉化為一件件充滿創意的藝術品。
“生活即教育,行為即課程”。作為"中華商業第一街"勞動實踐基地,百聯股份在市區兩級部門的指導下,自2021年開展“微游學”以來,在南京路上舉辦勞模講堂、紅色英雄故事、小小講解體驗官、中華傳統知識問答、暖情手語快閃、ESG塑料再生工作坊、ESG桌游小課堂、假鈔識別小課堂等近30場實踐活動。期望以勞動為紐帶,將“學”與“做”緊密結合,促使孩子們從知識學習的“旁觀者”轉變為“實踐者”。

此次五一勞動節專場巡游也展現了當代勞動者的精神特質正在發生深刻嬗變:既有"釘釘子精神"的腳踏實地,又有數字時代"跨界融合"的創新思維,這樣的升華,正是勞動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
(供稿:百聯股份)